(记者杜峰)近日最新配资门户,商务部等8部门出台《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》,从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、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、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、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四个方面,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发展数字消费。意见提出,数字消费包括数字产品消费、数字服务消费、数字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。专家表示,这是国家首次明确界定数字消费。
随着网络购物、在线教育、在线文娱、网络游戏、数字金融等新业态、新模式层出不穷,数字消费不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“选项”,而是已然蜕变为赋能美好生活、驱动社会进步的“必需”。其背后,是数字技术的蓬勃创新与数字基建的坚实支撑,共同奏响了数字时代的协奏曲。
数字消费正成为生活新常态
从衣食住行到娱教医养,数字消费已如空气和水一般,无缝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重构着我们的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,数字文旅、无人驾驶、无人零售店、智能餐厅等数字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,全面带动消费迭代升级。
当下,“低空经济”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。在南昌的一个游乐园里,周先生通过手机在线下单,附近一家咖啡店的咖啡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,就由一架无人机稳稳送达。无独有偶,温州市民林晨国庆期间在“畅行温州”APP上下单了一份江心屿宋街的永和豆浆外卖,约15分钟后,无人机搭载着餐食饮料,跨越地面交通的拥堵,以“直线距离”快速送达,不仅提供了极致效率,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消费酷感。这背后,是数字消费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跨越,是即时零售服务的又一次革命性升级。
与此同时,文旅消费的数字化转型也步入深水区。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,各大热门景点不再是单纯的人山人海,而是变成了数字技术应用的“秀场”。在山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,从AR智慧游览、非遗互动体验到国潮打卡、3D手办定制,多元玩法覆盖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场景,景区引入山西省首例“数智指路机器人”,为游客提供360度智能指引、最优游览路线规划及景点讲解等个性化服务。
零售数智化是大势所趋,通过数智化驱动,可以让消费场景更加丰富。在重庆解放碑步行街的重百大楼商场里,智能导购屏、自助样品派发机、无人售货机、虚拟试妆镜等一批智能终端设备吸引不少顾客争相体验。在湖北武汉的京东MALL购物中心,多屏互动系统、自助收银、智慧家电体验等智慧元素随处可见。为消费者带来购物、休闲等全场景沉浸式购物体验。
在居家领域,全屋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。中国电信打造的“全屋智联”系统已服务超千万家庭。智能音箱根据主人的作息习惯自动调节室内光环境与温度;装上AI看护摄像头,老人跌倒能报警、久坐会提醒。
数字基建为数字消费构筑基石
据商务部最新数据,2024年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.8万亿元,占整体消费的44.2%。数字消费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以5G、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“十四五”时期以来,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成效显著,构建了全球领先、覆盖广泛、技术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,为数字消费从“可选”到“必需”的蜕变构筑了基石。
网络领先,筑牢互联互通底座。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。截至今年8月底,我国5G基站总数达464.6万个,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.54亿户,我国在5G用户普及率、千兆光网覆盖率等关键指标上继续领先全球,实现县县通千兆、乡乡通5G、90%以上行政村通5G。这种“泛在连接”使得高清视频直播、大型云端游戏、实时远程交互等大带宽、低时延的应用得以流畅运行。
技术突破,提升算力服务能级。数字消费的体验,不仅依赖于“联得上”,更取决于“算得快、算得好”。我国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,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(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)。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,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。
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与普及,为数字消费的智能化、个性化升级提供了核心引擎。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走深向实,已发布大模型1500余个,快速在电子、原材料、消费品等行业应用,形成一批新模式、新业态。AI手机、AI电脑、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。
数实融合,拓展消费应用边界。数字基建的价值,最终体现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各行各业,为万物互联提供了统一的“身份证”;物联网技术将物理世界的设备、车辆、环境传感器等连接入网,催生了车联网、智能家居、智慧城市等海量应用场景。物联网、车联网、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部署,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,支撑起了低空物流、智慧文旅、全屋智能等丰富多彩的数字消费新业态。
探索融合开发激活数据要素价值
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。近日,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》明确指出,要“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,扩大数字消费领域公共数据供给”。推动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的融合开发,不仅能打破数据孤岛,激活数据要素价值,更能为数字消费场景创新提供核心支撑。
中国电信依托其云网融合的优势,已经服务300+省市政务云建设运营、100+城市数据智能平台建设、200+城市安全能力池和形成集团-省-市-县-网格五级服务体系。此外,中国电信还利用数据和AI技术赋能政务热线、智能中枢、智慧司法、防汛预警和智慧文旅等行业细分场景,以“算力+平台+数据+模型+应用”一体化服务新模式,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、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。
在智慧文旅领域,中国电信联合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推进“一部手机游甘肃”项目,利用大数据+AI+VR/XR等技术,实现个性化行程规划,精准服务推荐,应急管理协同等功能,实现文旅服务便利化、管理智慧化、业态多元化。
在医疗健康领域,中国电信为医院打造了天翼云平台,将医疗信息数据搬上“云端”,通过“5G+云+AI”等先进技术,实现高效、协同、安全、便捷的远程诊断,为患者及医疗机构提供了高效、便捷、及时的创新医疗体验。
在数字治理领域,中国电信创新打造数字乡村平台,综合运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云网融合等优势,探索“现代化+网格化”基层治理新模式,深化信息惠民服务,让群众共享数字红利。
从技术创新的星星之火,到应用场景的燎原之势;从生活方式的“可选项”,到社会运行的“必需品”最新配资门户,数字消费在持续领先的数字基建支撑下,必将释放出更大的潜力,创造出更多超越想象的美好场景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。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